■新技術傳真 省二院實施一例肺癌冷凍消融治療術
醫生進行穿刺定位
日前,甘肅省二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柳小平主任醫師團隊成功為一例肺癌晚期患者實施冷凍消融術,這一創新技術的開展突破了經胸壁冷凍消融術式的局限,填補了呼吸介入在經支氣管冷凍消融治療周圍型肺癌領域的空白。
患者趙某某是一位32歲的年輕女性,一年前因腰部疼痛,確診為肺腺癌伴腰椎轉移,口服分子靶向藥物治療一年后,原發病灶明顯增大,腫瘤大小約20毫米X12毫米。該患者經全身腫瘤評估后未發現其他部位腫瘤轉移,只有原發腫瘤部位局部進展,專家為其調整治療方案為繼續服用靶向藥物,原發病灶采取冷凍消融的局部治療,這樣不但創傷小、疼痛少,而且療效確切、恢復快。
術前,團隊詳細向患者講解了手術過程,消除了她的緊張情緒。手術中采取了局部麻醉,進一步保證了手術的安全和療效。治療過程中,術者通過CT引導下精準定位,引導冷凍消融針進入腫瘤內,利用氬氣在1分30秒內使消融針溫度達到-196℃,持續10分鐘后,使用氦氣復溫至消融針溫度80℃,持續治療5分鐘,反復調整消融針位置進行3次治療后復查胸部CT,冷凍治療后病灶超過原來病灶1厘米,無氣胸及出血等并發癥,手術順利結束。
柳小平介紹,肺癌冷凍消融治療的機制是冷凍可以對靶組織及細胞物理殺傷,同時腫瘤破壞后可以引起微血栓抑制腫瘤生長,冷凍后的腫瘤組織也可以作為抗原引起機體免疫反應。它通過高壓氬氣可以使消融針尖端的靶組織冷卻至-160℃,導致靶組織結冰、細胞膜破裂、細胞內容物釋放引起血管閉塞組織缺血壞死等,而氦氣可以使靶組織從-160℃上升至80℃,通過這種溫度梯度的變化以及多次凍、融循環,增加消融效果,殺滅腫瘤細胞,達到腫瘤治療的目的。
冷凍消融的適應癥有:Ⅰ、Ⅱ期和部分Ⅲa期(T3N1M0;T1-2N2M0)的非小細胞肺癌和局限期小細胞肺癌(T1-2N0-1M0),或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經全身治療控制良好,局部原發病灶仍然存活者;全身其他部位惡性腫瘤發生的肺轉移癌;經新輔助治療(化療或化療加放療)有效的N2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單發病灶或多發病灶肺功能良好者,消融數量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及肺功能情況評估決定;患者因高齡或基礎疾病無法耐受全麻開胸手術;CT檢查顯示不能徹底切除的腫瘤;化療或靶向藥物治療耐藥者;腫瘤體積巨大,累及縱隔、心包,需通過冷凍消融減瘤或需結合免疫治療者;采用多種治療方法,局部病灶穩定但不能消失或縮小不明顯的患者。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芳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